广西划定54个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专栏
央广网南宁12月15日消息(记者罗兰 通讯员黄尚宁 陈丽峰)近日,广西自然资源厅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划定54个生态修复重点区域、部署15项重点工程,切实筑牢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阳朔县杨堤乡浪石村委全家洲项目区(央广网发 苏远志 摄)
据了解,该规划范围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地和海洋国土,其中陆域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7万平方公里。
《规划》提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等生态要素,明确10大生态修复分区,提出8大生态修复任务,划定54个生态修复重点区域,推进陆域海域、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岸上岸下、流域上下游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构建“一屏两核一带六区”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
桂林市临桂区四塘镇岩口村委会田心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央广网发 苏远志 摄)
《规划》部署了桂北生态屏障保护修复、大瑶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平陆运河沿线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15项重点工程。同时,《规划》还明确要推动实施九万大山石漠化综合治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郁江平原土地整治及生态修复等58个项目,全面提升广西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规划》提出,到2035年,广西森林覆盖率稳定保持62.6%及以上,森林植被碳储量稳定保持5.5亿吨及以上,湿地保护率达到35%,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206万公顷,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面积达到1.709万公顷,废弃矿山综合治理率达到100%,自然海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基本实现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目标。
文章来源:央广网
1.易修复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易修复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易修复",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易修复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易修复编辑修改或补充。